二维码的战争,结束了

2020-02-23 17:32:20

钱客多

今天,移动支付已经非常普遍。但很多商户的柜台上还是需要摆放支付宝、微信支付、云闪付、翼支付等好几个二维码。

随着央行《金融科技发展规划(2019-2021年)》(下称《规划》)的发布,这些花花绿绿的二维码即将被统一的二维码所取代。《规划》中明确提出: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,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,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,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,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,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护任互扫。

强行互联互通,让中小支付机构松了一口气。统一的二维码把各家“钱包”又拉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,省下了巨资地推的成本,获益颇丰。

虽说统一二维码未必就能让中小支付机构迅速扩大市场份额,但必然存在这个可能,甚至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,打破支付市场两家独大的局面。

《规划》发布之后,也能够清晰听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巨头的哀嚎。

5年的相爱相杀,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者相互对峙的力量在竞争中达到了临时平衡,在他们经过盘算后相互踌躇的时候,市场的格局保持了相对稳定。但这个政策很可能把两个支付巨头耗时5年用心挖筑的蓝绿色护城河毁于一旦。

这并非危言耸听。当年,随处可见的蓝色二维码,正是支付宝登上移动支付霸主的重要原因,当然,支付宝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。

有媒体报道,仅仅是为了推广支付宝的“收钱码”,支付宝在2017年花掉了数亿元的快递费。今天打开支付宝,还能找到“蚂蚁微客”程序。当年,这个程序中曾发布了很多支付宝收款码的验店任务,无数“微客小二”领取任务之后到各个小餐馆、便利店拍摄二维码张贴的照片,上传到后台,即可领取平台佣金,他们就像蚂蚁金服的“蚂蚁”一样,靠着这样勤恳的方式把蓝色的收款码铺遍了大街小巷。

眼看着花大力气铺设支付码的努力即将付之东流,《规划》关上了一扇门,又打开了一扇窗。

《规划》提出,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,借助密码识别、隐私计算、数据标签、模式识别等技术,利用专用口令、“无感”活体检测等实现交易验证,突破1:N人脸辨识支付应用性能瓶颈,由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,实现支付工具安全与便捷的统一。

该文件的出台,为刷脸支付的普及扫清了制度障碍。于是,“蜻蜓”纷飞,“青蛙”横行。

在二维码被“收编”之后,他们用刷脸把支付推入了更富想象空间的4.0时代。

虽然在二维码时代,它们以绝对优势领先,但并不意味这个优势将永远稳固。支付的战幕永远是冲创性的,要外溢扩张,要冲出自己的领域,刷脸支付正逢其时,支付宝和微信要借此在更高维度上构筑竞争壁垒。

就像马化腾在微信出世后回顾微博之战的云淡风轻:二维码的战争,已经结束了。


产品与合作咨询

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

产品预约咨询: 0755-22310521

工作时间:

8:30~20:00